返回

没钱赛什么车?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6章 “龙场悟道”般突破(二合一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行摩托赛事的练习赛,现场观众可以不间断欣赏到三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赛车。

    至于陈向北就没什么闲情逸致呆在P房欣赏,换下赛车服之后他就很低调的返回了酒店,来到会议室打开了中岛一贵过弯录像,跟自己脑海中的赛道特征进行对比。

    周一晚上陈向北“走”赛道,受限于夜晚的光线因素,他对弯道的判断更多是靠车感。

    今天的练习赛,陈向北前面之所以这么慢,就在于他在用眼睛观察赛道细节跟参照物,然后再通过一遍遍重复跑圈强化自己的记忆!

    F1车手记住赛道的方式有两种。

    第一种就是通过模拟器或者实地试跑,依靠成百上千次的不断练习,直至把整条赛道给烙印在脑海中,达到哪怕闭着眼睛都能跑完全程的惊人熟练度。

    红牛车手佩雷兹,就曾经在宣传活动上面,展示了一回蒙着眼睛背对屏幕跑赛道的场景。

    那是真做到了每个弯道分毫不差的过去,实实在在把那句“我闭着眼睛都能开F1”的吹牛逼变成现实!

    如果没有办法得到成百上千次的练习,要求方程式车手在极短时间内记住一条赛道,就如同陈向北这样只有练习赛的四十五分钟,就只有采取第二种方式了。

    那便是在找寻参照物!

    没错,F1车手在很多时候,也会如同驾校学员练车时候那样,找寻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“物体”,来当做自己刹车或者打方向盘的参照物。

    著名的三届F1世界冠军尼尔森·皮奎特,当年曾被宝马邀请去开纽格柏林北环赛道,也就是国内俗称的“纽北赛道”。

    皮奎特是巴西车手,他除了参加比赛之外从未来过德国,更别说去跑什么纽北赛道,属于一条完全未知的赛道。

    并且相比较长度普遍在五公里左右的F1标准赛道,纽北赛道长达24公里,各种复杂多变的弯道跟地形,还让它有着一个“绿色地狱”的外号。

    皮奎特身为受邀嘉宾,跑着玩没问题,想要赢得比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    但身为三届F1世界冠军,皮奎特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荣誉跟傲气,他用三天时间且开废了一辆宝马M1超跑的代价,硬生生记住了长达24公里的纽北赛道,战胜一众职业车手地头蛇拿到冠军。

    皮奎特做到这点的方式,就是记住赛道上每一处细节参照物。

    比如路边的招牌、护栏、灯柱、铁丝网的空档等等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程度放在房车赛事里面或许够用,放在以精度闻名的方程式街道赛里面,那就远远不够了。

    陈向北不敢说自己追求毫米级别的精度,至少误差最大不能超过三厘米,这时候就需要赛道上更精细的参照物。

    比如说路面的小坑、沥青的裂缝、亦或者路肩白线的污渍!

    应该在哪个小坑前一米处刹车切线,又应该在哪次走线压到路面沥青的缝隙,路肩白线污渍处要保持多少速度,才能做到极限吃路肩而不会出界。

    只有通过这种赛道上的细微参照物,一次次不断微调挑战着失控,才能达到陈向北的极致操控标准。

    当然,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,先不说这么多细节特征要记下来。

    单单上百公里时速赛车呼啸而过,眼神能看到这些参照物都不容易,极其考验车手的注意力集中!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,陈向北在练习赛结束,就赶紧回到酒店的原因。

    他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,来让自己回忆数十个赛道参照物,然后再去对照中岛一贵的录像看有没有出错。

    还是那句老话,街道赛没有容错率,陈向北必须全对!

    对于陈向北这种“悟道”状态,奥德托非常有经验,当年舒马赫就是这样一个人安静在脑海中复盘。他特意嘱托后续返回酒店的车组成员,不要去打扰留出空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夜过去,陈向北精神抖擞的走出房间,整个人的状态相比较之前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练习赛阶段,哪怕陈向北没有表现出来,事实上他依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    赛道的不熟悉,赛车的操控适应,职业生涯的前景,甚至于现场支持者的期望,都在无形中对陈向北施加着压力,告诉他这场比赛输不起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他认为自己已经掌控了东望洋赛道,实力带来的自信跟底气!

    周六的东望洋赛道要更加热闹,官方给出的预测数据,今天观战人数将会超过三万。

    陈向北最后一圈练习赛的爆发,更是成为了媒体宣传的噱头,港澳记者纷纷用着搞出大新闻的心态,用各种头版大字标题,宣传格兰披治大赛车将出现一位中国杆位车手!

    至于陈向北能不能拿到杆位那不重要,反正新闻要的热度跟曝光度已经有了。

    车组成员没有像周五那样赶早前往P房,赛车的最后调校已经完成,排位赛跟正赛按照规则都不允许更改设定,提前去变得没有任何意义。

    等陈向北一行人抵达东望洋赛

第136章 “龙场悟道”般突破(二合一)(2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